酯多少





精酿啤酒不是一味追求新、奇、特、瓶瓶不同,更应该关注于啤酒的质量稳定、口感的一致性。

常常有酿酒同行邀请学院老师进行品鉴指导,老师们也很是认真,由学院国际评委周广田院长、国家评委纪祥东老师和赵萍老师、齐鲁工大董小雷教授组成品酒小组,按标准流程对样酒进行逐一品尝、评价及给出改进建议。其中,酒体酯香味寡淡,口感不协调、粗糙等,让啤酒品质大打折扣。今天小编特为同学们整理了#影响啤酒酯香的有关因素#,希望能帮到大家。欢迎同学们多多交流酿造中的问题及分享酿造心得,祝大家天天进步。


酯在啤酒中的含量取决于原麦汁浓度和啤酒品种,一般在上面发酵啤酒中,酯含量高可达80mg/L;在下面发酵啤酒中,酯含量较低。啤酒中适量的酯含量,可使啤酒香味和悦协调丰满;但酯含量过高,会给啤酒造成不舒适的香味或异香。

啤酒中的挥发酯大都在主酵期间形成,酯类的形成与酵母的生长和脂肪酸的代谢有关,少量酯也可通过高级醇的酯化生成。酯主要在酵母旺盛发酵期生成,在啤酒后酵只有微量增加。酯的含量随着麦汁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。后熟阶段的增加量取决于后酵情况,若后酵周期较长,酯的含量可增加。 





锦囊|酯多少


酯在啤酒中的含量取决于原麦汁浓度和啤酒品种,一般在上面发酵啤酒中,酯含量高可达80mg/L;在下面发酵啤酒中,酯含量较低。啤酒中适量的酯含量,可使啤酒香味和悦协调丰满;但酯含量过高,会给啤酒造成不舒适的香味或异香。

啤酒中的挥发酯大都在主酵期间形成,酯类的形成与酵母的生长和脂肪酸的代谢有关,少量酯也可通过高级醇的酯化生成。酯主要在酵母旺盛发酵期生成,在啤酒后酵只有微量增加。酯的含量随着麦汁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。后熟阶段的增加量取决于后酵情况,若后酵周期较长,酯的含量可增加。 


影响酯含量的主要因素



01


酵母菌种 酵母菌种是影响啤酒中酯含量的首要因素。不同菌种细胞内酯酰辅酶A的活性和产生量均不同,从而生成酯的能力也不同。同一酵母菌种因活性不同,生成酯的能力也不同,生长和发酵活性强的酵母会代谢生成更多酯酰辅酶A,从而形成更多的酯类物质。另外,酯类物质的合成与酵母的遗传特性有关,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生成酯的遗传特性也有明显的差别。

02


麦汁浓度  理论上,麦汁浓度越高 ,酯类生成量越多。低于12oP的麦汁,其发酵时一般不存在酯量过多的问题,但麦汁浓度如果超过15oP,由于代谢产物特别是乙醇含量的增加,使酵母增殖受到明显抑制。此时,即使麦汁的溶解氧和接种量按比例增加,酵母也不会依浓度增长的比例增长,从而导致脂肪酸的合成减少,酯类物质的生成量增加。因此,高浓度稀释啤酒较同浓度发酵的啤酒酯类物质含量更高。

03


发酵温度  高温发酵有利于酯的形成,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:一是主发酵期温度高,发酵旺盛,酵母在降糖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能量,使酯酰辅酶A活性增强,从而促进酯的生成;二是主发酵期温度高,酵母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,通透性提高,从而促进了细胞内酯类渗出,增加啤酒中的酯含量。发酵温度由12.5℃提高到25℃,乙酸乙酯的浓度增加60%,乙酸异戊酯增加30%。

04


发酵压力  酯类的生成量与发酵期间的压力高低有关。压力越高,啤酒中的CO2含量就越多,抑制酵母的生长,从而阻止了低碳链挥发酯(如乙酸乙酯)的生成,高碳链酯类(如庚酸乙酯)会增加。

05


麦汁成份  麦汁中氨基酸与可发酵性糖含量比例影响着酯的形成。如氨基酸含量高并在好气条件下旺盛繁殖,则相应地会减少酯的形成;可发酵性糖亦是如此。

06


通风充氧量  酵母的生长的繁殖与麦汁充氧量有很大的关系,从而也影响到了酯类的生成量。通风充氧量少,生成的酯类就较多;通风充氧量多,生成的酯类就较少。

07


贮酒时间  长期贮酒期间,由于发酵中产生的醇类与酸类,在贮存过程中能够通过单纯酯化反应,会使啤酒中酯类含量略有升高。不过因为这种单纯酯化反应很慢,一般贮酒3~6胩月左右才能检测到。如贮存3个月以上时,乙酸乙酯、乙酸异戊酯含量增加10%左右。

08


不饱和脂肪酸  麦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抑制酯类合成酶的活性,从而影响酯类合成。

09


pH值  发酵液的pH值主要影响酯酶,当pH值为4.5~6.5时有利于酯酶催化酯的合成;当pH值小于4.5或大于7.5时酯酶就会分解酯。

10


酵母自溶  由于酵母细胞内存一些合成的高碳链酯类(如溃酸乙酯),当酵母自溶时,细胞膜破裂,会释放出来,从而增加啤酒酯类含量,只不过这些酯类是不受大家欢迎的。

11


工艺措施  所有加速酵母繁殖的措施都会减少酯的形成。 



澜埔国际酿酒学院技术咨询电话

400-004-8926 13287763383 15662693113



锦囊|酯多少


啤酒作证

      上帝是爱我们的!